- 評論 | 研究 更多
-
對話前搞小動作,美方這招如此普通卻又如此自信
在談判即將進行的關鍵時間節點上,美方不僅沒有展現出戰略對話應有的誠意,反而祭出一系列咄咄逼人的“迷惑”操作,不僅給即將到來的對話蒙上了一層陰影,而且還明確的嘗試展現出這樣的信號:當初前任美國政府是單幹,現在是美國和盟友一起喊,此情此景,總讓人有啼笑皆非之感。 [全文]
-
中企在緬屢遭挫折,誰在推波助瀾?
我們中資企業走出去的過程當中,如何更好地讓當地老百姓真正接納我們?西方資本走出去靠的是堅船利炮,我們的企業走出去應該尋求什麼樣的範式?這是非常值得深入思考的。美英日印等國對待中國企業和中國資本不是採取公平競爭的方式…… [全文]
-
-
-
貧困户吃了扶貧羊,村幹部想了這麼套對策
“上週跋山涉水給他搬了個小型農用機,過幾天就會有技術人員來駐村教他怎麼使用。技術人員還沒來,農用機沒了,我問哪兒去了?他説賣廢鐵了,幾萬一台的農用機啊!當時差點兒沒把我氣得背過去。”提到幾年前這件事,南部Y市某村的扶貧幹部依舊情緒激動。 [全文]
-
面對中國,拜登能如何“幫助”澳大利亞?
澳大利亞目前正通過世貿組織向中國尋求對澳大麥出口的關税補償。諷刺之處在於,拜登政府延續了特朗普的政策,諸如讓世貿組織上訴機構缺員而停擺,以及對中國出口產品徵收大量不符合世貿組織規定的關税。這些政策破壞了貿易機構和程序。 [全文]
-
讀者留言:我們應該如何看待西方宣傳?
1840年以來中國被動與其他文明全面接觸。然而除漢唐等時期,中華文明缺乏與西方文明碰撞的經驗,因而容易接受其對自我的意識形態化表述,缺乏以自己的眼光批判性地考察西方表述的事實基礎是否成立。偏據一隅的中華文明,容易因此對其他文明產生誤讀。 [全文]
-
法家“刻薄少恩”?不少是從儒家學的
在思考儒法關係時,最好不要模仿宋明理學家的惡習,不要動輒逼人在“利”“義”之間選邊站,並把自己討厭的人統統歸為“管商申韓之徒”。亦如我們在討論現實政治或社會問題時,切不可像某些公知那樣人為地刻畫人權/主權的二元對立。 [全文]
-
因為蒙古國這些問題,“北京變北宋”會越來越頻繁
對於蒙古國來説,可能最嚴峻的問題在於,環境的惡化目前還看不見轉機。一方面全球變暖讓極端氣候更為頻繁地出現,另一方面生產方式的轉型非一朝一夕所能完成,現下來看也沒有這個內在動力…… [全文]
-
墨西哥的婦女節,沒有慶祝,只有抗議
要根除墨西哥女性的不安全感以及改善她們的處境,政府需要更多誠意和努力,有力保障女性基本權利,改善經濟民生。立法和司法機構尤其要切實有為,確保承諾兑現。而改變墨西哥對於女性的傳統偏見更是任重道遠,遠非一時之功。 [全文]
-
兩會之後,世界悄然見證人類歷史的“第四次轉折”
僅僅70年,一個人一生的時間,中國共產黨就兑現了承諾。人世間哪有什麼奇蹟,這是中國共產黨正確的政策和理論,是無數中國人民犧牲與奉獻的成果。目前尚健在的人還沒有經歷過世界最大經濟體是中國而非美國的世界,中國在“十四五”期間的發展將對世界經濟產生廣泛、深刻、見微知著的改變。 [全文]
-
“普世價值”脱離歷史,“民主”不應被賦予道德含義
“三權分立”在西方國家也不是普遍實行的制度,卻要求所有國家都得照着做,不着照做就被污名為“威權國家”、“非自由國家”甚至“極權國家”、“流氓國家”,使這些本來在歷史中形成也在歷史中不斷演變的東西,變成不只是政治標準甚至還是道德標準。 [全文]
-
華為能收到多少5G專利費?
高通手機收費售價的上限,最開始是最高500美元,後來下降到了400美元。按照3.25%的費率計算,單台最高就是13美元了。華為並沒有表現出把知識產權收入變為主要收入的高度渴望,僅僅是在目前過低水平的收費基礎上逐漸上調。 [全文]
-
這次,印度對中國製造中心地位的挑戰是認真的
不可否認的是,在“印太”框架下,印度確實擁有極佳的發展機遇窗口……在如此有利的條件下,如果印度內部改革取得突破,就能大舉借重美、日、澳聯動之勢,撬動自身跨越式發展所需動能,不斷朝取代中國的總目標邁進。 [全文]
-
我們現在有四大短板,搞不好都能導致一個產業窒息
中國傳統產業和民生產業總體處於世界領先,優勢明顯。在高端裝備製造業中,中國大約1/3處於世界領先或世界先進。在高技術製造業中,中國大約1/5處於世界領先或世界先進,大部分差距巨大或差距大。 [全文]
-
歐美慌了,開始説中俄疫苗是“政治病毒”
莫斯科和北京將給世界接種的疫苗,不僅能抗擊新冠病毒和美國的“政治病毒”,更能讓輿論假象不攻自破。在這種假象中,自衞者被誣陷為侵略者,而霸權主義的野心和挑釁則是為了捍衞公正的世界秩序。 [全文]
-
在緬甸遇到只教“選舉”的西方NGO,我問他們:那治理呢?
在仰光,我考察過一個丹麥的非政府組織,他們是來幫助緬甸人搞民主的。我看了看他們的民主訓練教材,內容全部是關於選舉的,沒有關於治理的。他們訓練的重點是如何在競選中獲勝,如何防止對方在競選中作弊。我向負責組織訓練的西方人提出了治理方面的問題,他似乎很茫然。 [全文]
-
是什麼讓四國峯會從“復仇者聯盟”變成“幽怨者聯盟”?
美方把“四國峯會”當做年底“全球民主峯會”的種子,打造成指向中國的“復仇者聯盟”,保衞“宇宙和平”,結果聲明一出卻成了一個“幽怨者聯盟”——四個小朋友在中國身上都吃過癟,他們躲在牆角幽怨地在牆角畫着圈圈,卻不敢把心中的怨憤説出來。 [全文]
-
在緬華人:現在才體會到,國家安定是多麼重要
我今年也40多歲了,這是我第一次經歷這種事情,心裏也很迷茫,之前一直沒有打算過回去,但這段時間有點猶豫了。才發現在國內習以為常的那些方便,在國外簡直是一種奢侈。 [全文]
-
我待基金如神,基金教我做人
時光彷彿回到了2009年,北京颳着沙塵暴,電影院放着阿凡達,股市還在3000點,可韭菜們居然在“房奴”的頭銜外多了一個“基民”。幾年前的股市最高點上,何師父告訴大家:“猜疑鏈一旦形成,股市就是三體裏的黑暗森林”。今天,何師父再次發聲:“一旦有人舉起了刀割自己,所有人就都成了肉”! [全文]
-
一條人命只值32元?情況可能更糟
網民之所以罵聲一片,是他們誤以為百香果女孩的死只獲得了32元的賠償,但其實現實更為殘忍,被害者家屬從報道來看目前似乎一分賠償都還沒拿到。 [全文]
-
特斯拉、哈羅在中國“橘生淮南”,能否形成國際話語權?
中國強在B2C,直接面對消費者的終端商品銷售,我們的發達程度按照價值量與流量算的話,都是美國的1.7倍左右。美國擅長的是B2B,B2B就是把原來的廠商中間品市場給替代了。廠商中間品市場這一塊,我們沒有美國做得好,美國是我們的2.7倍。 [全文]
-
“你們要多瞭解中華人民共和國,多瞭解中華民族“
若有所思的撒切爾在人民大會堂的台階上踩空摔倒,驕傲的大英帝國意識到:香港的問題要麼以和平的方式談判解決,要麼以“最壞的打算來處理”,中國共產黨人做了兩手準備。 [全文]
-
西方和本土精英合謀,讓蘇東“市民社會”走向失敗
外來資金的牽制也是市民社會無法本土化的重要原因之一。大多數的市民社會援助項目成為地方精英爭食的對象,新興的社會組織也更為關注出資方的選擇與考核標準,並在實踐議題上向其靠攏,而不是把主要精力放在發展當地成員,或迴應當地社會需求,開闢本土資金來源。 [全文]
-
緬甸民眾同軍方衝突,為何拿中企泄憤?
邊貿發達之後,一些假冒偽劣產品走私到緬甸境內,影響了中國的形象;一些中國人的經商手法跟緬甸人的不一樣,也給緬甸人留下了奸商的感覺。不少緬甸人對中國還存在一些誤解,一些主流精英認為中國支持“民地武”,使得緬甸的和平進程難以徹底完成…… [全文]
-
我曾親歷黃巖島事件,有些話必須要説
在許多國際場合我都感覺到,外界對黃巖島事態嚴重關切,但是普遍不瞭解到底發生了什麼,也不瞭解中國人的想法。國際媒體充斥着菲律賓的一家之言,中國被描繪成一個欺負小國的霸道鄰居。 [全文]
-
又要針對中國了
拜登授意成立的“中國戰略工作小組”的核心任務,是從軍事或美國國家安全的層面上評估與中國“打交道”的可能性,想方設法遏制目前正在西太平洋海區逐步佔據戰略主動地位的中國人民解放軍海空軍部隊,而並非延伸到全局性的“對華戰略”、“大國競爭”的層次上。 [全文]
-
除了延遲退休,養老金缺口還有什麼填法?
按照國外的反壟斷實踐結果,國內對壟斷企業加以監管和限制的時候,針對壟斷企業獲得的超額利潤,也可以考慮建立一個特殊的徵税或者分紅機制,起碼將部分壟斷利潤向養老保險基金進行轉移支付,這樣可以補償一些面對壟斷處於弱勢的消費者的經濟損失,並補充全社會的養老保障需要。 [全文]
-
講美國抗疫不力?快禁了這本書!
右媒寵兒貝倫森散佈新冠陰謀論的書,卻在馬斯克和貝索斯護航下大行其道。左派言論遭到美國資本實力的強力壓制,臉書、推特賬號遭封,搜索流量被剝奪。美國在全力控制新冠大流行的責任敍事。 [全文]
-
清華光源對自主光刻機追趕突破意義大嗎?
過去我們總是太急,媒體太急,主事者也很急,所以有了這麼多爛尾的項目;現在的輿論反過來,讚美一些類似於石墨烯芯片、SSMB光源等還處於研究階段的成果,本質上也是急切的希望彎道超車,但客觀結果可能也很慢。 [全文]
-
十四五規劃綱要裏,我覺得最有意思的一張圖
我們一般都會很關心本小區附近,以及本市的城市建設規劃,都希望自己居住的地方基礎設施更好,這樣我們的生活水平會提高,另外也會提高我們持有的資產——其實就是房子的價格。其實放大到我們960萬平方公里的陸地國土,也是類似的。 [全文]
-
同樣“先污染,後治理”,中西有何不同?
一旦發現問題,中國模式的糾錯能力與效率比西方模式高很多,在環保問題上也是如此。問責制是其很重要的一個方面,當考核指標從GDP改成了綠色GDP後,效果就產生了。與扶貧一樣,生態環境治理剛開始時也遭遇了質疑與非議,但挺過來之後,得遠遠大於失。 [全文]
-
一週軍評:烏克蘭“混合戰爭”,對台海有什麼啓示?
最近,烏克蘭局勢再次引起了外界關注,回顧一下烏克蘭衝突的歷程,我們總是聽到一個詞彙——“混合式戰爭”。那麼這種新形式的戰爭究竟是怎麼進行的,為什麼在烏克蘭它陷入了僵持的局面?對於台海問題,又有怎樣的啓示? [全文]
-
如果沒有一個明確的目標,那四國機制就註定會消亡
失敗的多邊合作機制在歷史上俯拾即是,因為這些合作機制往往沒有明確的行動目標。只有當四國機制有一個明確的使命時,這個機制才能長久保存下來。因此,對四國機制而言,確保全面的印太海上安全是其唯一有意義的使命。 [全文]
-
專訪| “英雄楊子榮不可以倒下”
我就去找父親,他很崇敬毛主席。他們那輩人,對《智取威虎山》有感情。他還給我講那段歷史:勞苦大眾為何把毛主席當做救星。我也看了大量相關檔案、電視劇、紀錄片等等,就有不同的感覺了:帶着深情,從內心出發,再外化。 [全文]
-
老師吐槽:“我自己還未婚未育,怎麼去指導家長帶娃呢?”
-